近日,MOREVFX创始人/首席执行官—CEO徐建先生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些自己对于电影视效行业的看法,被各大公众号相继转发,热度持续升温。
想必没有看到我们徐总朋友圈的朋友们很想知道,到底是什么话题可以引起这么广泛的关注度,下面小more就和大家分享徐总的看法:
“ 我这篇出去可能从此就会被各大剧组、制片公司、出品公司封杀!但为了视效同仁们的未来,死也值了!
前几天读到一篇前ILM主管后来成为DD创始人和CEO斯科特·罗斯(Scott Ross)先生的文章,文中提到的“视觉特效这个商业模式从来没有成功过”估计震了很多人,让我不禁细细的思考自家问题。
前一阵子在我的倡导下后期联盟发了一个倡议书,主要意思大概就是按时间付款,过期不候。现在想想好像还是不完善,视效公司碰到最大的问题无非就是“变”,我们这些视效公司99%是按照工作量所产生的“人/天”做预算报价,最后在甲方那里呈现的还是工作量。
开始时人员、周期都计划的好好的,但电影是个艺术创作的过程,再严谨的流程也无法完全避免“变”,演员档期会造成变化、剪辑延期会造成变化、美术置景方案变化会造成变化、导演改变设计方案会造成变化……,太多的变数导致视效制片计划99%会被打乱,人力成本上升。但与甲方看来,总的工作量并没有太大的增减(这就是R&H和李安的分歧)。
如果我们对标电影美术组,就会发现问题,电影美术组和后期特效的部门配置和作用其实极其相似,只是使用的工艺手段不一样。有设计部门、有实施的置景部门、道具部门等等,也要再细分很多工种,最后也是为电影的视觉系统服务。但有意思的事来了,没听说过哪个美术指导干完一部电影说赔钱了的,顶多就是劳务价格低。
为什么?因为美术组的所有人是剧组买单的,美术部门的头按要做的工作开出人员需求单,把人都找来,然后剧组买单,其实就相当于承制方直接对到个人买单。不管你为什么发生变化,人来了,你停工也好,换演员也好,改剧本也好,改景也罢,反正剧组按月发劳务。哎!问题来了,大家应该都猜到了我要说什么,为什么功能这么相似的两大部门结算方式这么不一样?说实话我也不清楚。
只能怪我们的前人没把路铺明白吧。所以今天我建议——所有的同行!在前面联盟倡议书的基础上再多些改变,我们都按“人数(含级别)/月”来报价,提前两个月收钱,钱不到账就赶紧去干别的活。简单来说就是你这活我按计划每月给你安排多少人,人码在这了,不是因为我方原因造成的变化,甲方得按着每月这个人数和级别,像剧组给美术部门的人发工资一样付账。
这样对大家都公平,视效公司从此不背锅。当然这就要求首先剧组得有看得明白工作量的制片人,视效公司都诚实守信,并且除了要建立强大的制作系统,还要同时具备强大的制片系统和人力资源管理及调度系统。”
以上是徐总对视效行业的一些看法和建议,如果你有想要了解的其他问题,可以给我们留言,大家一起探讨,相信你会得到不一样的结论。